欢迎来到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登录旧版】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聚焦心理健康 赋能乡村教师

文章来源:心理学院 发布于:2025-03-24  浏览:10


教育的意义,远不止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心灵的呵护与培育。为提升乡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加强专业交流合作,在乐施会(香港)北京办事处的资助下,2025322日,甘肃省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组在天水市举行了教师集中培训,来自兰州市榆中县柳沟店小学、武山县桦林镇项目学校的参训老师以及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项目团队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的上半程,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夏瑞雪教授以积极心理学为背景,系统讲授了成长型思维如何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和教养。夏老师精心设计了互动交流环节,鼓励各位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实际,分享自己在引导学生树立成长型心态过程中的经验与困惑。教师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以及思维碰撞的互动讨论,参训老师不仅深刻理解了成长型心态的内涵,更掌握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为今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提供了有力支持。


培训的下半程,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雍琳副教授主讲“‘心理+’—五育并举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2023年十七部委发布的行动计划,剖析了如何五育并举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以数学口算速算、英语课堂游戏、语文快速朗读、融入日常教学的成长型思维培养和音乐律动训练的研究为例,说明五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心育需深度融入学科教学,多学科协同,开拓更多的课程方案,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培训期间,参训教师还在项目组专家指导下自主收集用于创编认知友好教学活动的校本素材,并在未来两周内将这些认知友好的教学活动融入各自的学科教学方案,开展认知友好课堂创建的实践探索。


此次教师集中培训为甘肃省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汇聚项目校全体教师的力量,期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发更多适合各学科使用的训练方案,围绕认知友好教案开发和认知友好课堂创建,探索帮助乡村儿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路径。


版权所有: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地址: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

Copyright©   2017-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陆】